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,曰:“敢问崇德、修慝、辨惑。”子曰:“善哉问!先事后得,非崇德与?攻其恶,无攻人之恶,非修慝与?一朝之忿,忘其身,以及其亲,非惑与?”详细解答:崇德:含义:提升道德。方法:先事后得。即先做事再考虑收获。这是一种重视实际行动、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态度。孔子认为,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做事时专注于事情本
樊,樊迟从游舞雩之下曰:敢问崇德修慝辨惑?子曰:善哉。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也的意思是: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游步,说:冒昧地问一下,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,除去内心的恶念,明辨迷惑?孔子说:问得好!先做事,后收获,这不就是提高品德修养吗?内心恶念没有消除,又怎能算明辨迷惑呢?樊,...
论语:先事后得,非崇德与 其实这里原文很多,是孔子在解释三个和修德有关的问题。儒家君子的修行目标:做到从外表都能看到非凡的气质,做好情绪管理能够保持一直的平和安详,能辨别真伪去伪存真。但这章重点还是放到,能做的这些很难,而不能因为难而不修行上。所以樊登日历才摘抄了以后,来重点告示世人...
12.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,曰: “ 敢问崇德 、 修慝 、 辨惑。 ” 子曰: “ 善哉问!先事后得,非崇德与?攻其恶,无攻人之恶,非修慝与?一朝之忿,忘其身,以及其亲,非惑与? ”【注释】▲樊迟:字子迟,亦称樊须。▲从游:随从出游。▲舞雩[yú]:舞雩台,祭天...
樊迟从游于舞雩[yú]之下,曰:“敢问崇德、修慝[tè]、辨惑。”子曰:“善哉问!先事后得,非崇德与?攻其恶,无攻人之恶,非修慝[tè]与?一朝[zhāo]之忿[fèn],忘其身,以及其亲,非惑与?”✏️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游览,说道:“请问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,改正过失,...
孔子:“崇德、修慝、辨惑”——志趣高雅,闻过则改,防微杜渐 崇德之修为:先事后得,非崇德与?坚守“先事后得”之道,取之有义,得之有道,无义不取,无劳不获。见得思义,见得有耻,彰显道义的坚守和固执。改过之修为:攻其恶,无攻人之恶。专于治己,勇于解剖自己,厚责诸己,不逃避责任,...
12.19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,曰:“敢问崇德、修慝、辨惑。”子曰:“善哉问!先事后得,非崇德与?攻其恶,无攻人之恶,非修慝与?一朝之忿,忘其身,以及其亲,非惑与?”樊迟跟着孔子在舞雩台游玩,樊迟就问:怎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?怎样去除心中的邪念?怎样辨别迷惑?问得好!孔子说:“先事后得,非崇德与?”先做事,后计...
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,曰:“敢问崇德、修慝、辨惑?”子曰:“善哉问!先事后得,非崇德与?攻其恶,无攻人之恶,非修慝与?一朝之忿,忘其身以及其亲,非惑与?”——《论语》颜渊第十二 解释:樊迟陪孔子在舞雩台下闲游,樊迟问:“请问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德、清除自己内心的邪念、辨别迷惑?”孔子...
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,曰:敢问崇德、修慝、辨惑。子曰:善 哉问!先事后得,非崇德与攻其恶,无攻人之恶,非修慝与一朝之忿,忘其身,以及其亲,非惑与 樊迟问仁。子曰:爱人。问知。子曰:知人。樊迟未达。子曰:举直错诸枉,能使枉者直。樊迟退,见子夏。曰: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,子曰, ...
12.21樊迟从游于舞雩[yú]之下,曰:“敢问崇德、修慝[tè]、辨惑。”子曰:“善哉问!先事后得,非崇德与?攻其恶,无攻人之恶,非修慝[tè]与?一朝[zhāo]之忿[fèn],忘其身,以及其亲,非惑与?”译文: 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游览,说道:“请问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,改正过失,辨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