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. 沈浯,官至兵部尚书。7. 沈,官至江西瑞州知府。8. 沈业富,官至安徽太平知府。9. 沈光曾,官至高邮知州。10. 沈兆运,官至浙江布政使。11. 沈兆霖,官至户部尚书。12. 沈近思,官至吏部右侍郎。13. 沈维镐,官至工部侍郎。14. 沈德寿,以藏书家著称。15. 沈德潜,官至礼部侍郎。16. 沈志礼,
2、傅森。作为曾被和珅排挤出军机处的大臣,在乾隆去世、和珅身死之后,傅森于同年四月,以兵部尚书的官衔再度进入军机处,并嘉庆六年(1801年)正月转任户部尚书,但次月便去世了。吴熊光 3、吴熊光。当年因与和珅极不对付而被排挤出军机处,反而在嘉庆时期得到重用,先是被任命为河南巡抚,又于嘉庆...
福隆安,太子太保,兵部尚书。袁守侗,刑部尚书。梁国治,户部尚书。和珅,户部左侍郎,兼步军统领。到乾隆皇帝逝世前夕,军机处成员名单如下:和珅,太子太保,文华殿大学士,一等忠襄公。福长安,太子少保,户部尚书,侯。沈初,户部尚书。戴衢亨,户部右侍郎。那彦成,迁工部右侍郎。
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人员名单:吏部尚书:1. 薛福成2. 沈猷3. 胡钦荣4. 沈致远5. 龚鼎孳6. 罗密7. 康云龙8. 陈升之9. 葛荣昌10. 陈兴宇兵部尚书:1. 崇祯:马士英、李景隆(明朝末年)2. 康熙:查铁木尔(满洲人)、毛昂(蒙古人)、吴三桂(汉人)3. 雍正:卢肇桓、李国维4. 乾隆:那...
三善指田无废土、市无遗民、狱无宿系。三善堂出自南宋兵部尚书沈度,他在担任县令的时候一曰田无废土,二曰市无遗民,三曰狱无宿系,故得三善堂。除了三善堂,沈氏的堂号有吴兴堂、梦溪堂、三易堂、三善堂等。吴兴堂是以郡望为堂号。梦溪堂,以沈括的书名梦溪笔谈为堂号,为梦溪堂。
炀帝集天下之明经集至东郡,与国子秘书学士论议,颖达年少为冠,撰有《五经正义》。四、沈姓:三善名世,四韵家声。此联为沈姓典故联,联言沈度和沈约二人事。宋代兵部尚书沈度,字公雅。善政,曾为余干令,时人称其有三善:一曰无荒土;二曰无游民;三曰狱无积案。后为其建三善堂。南朝梁大臣...
⑥ 沈潜(生卒年不详),明初大臣,官至兵部尚书,他为治军所制定的《谕戒》、《御制大诰》二十二篇,一直沿用至明亡。沈周(公元1427~1509年),明朝画家,江苏苏州人,他是“吴门画派”的始祖。⑦ 沈德潜(公元1673~1769年),清朝诗人,江苏苏州人。他主张作诗应苻合理学原理,是拟古诗派的代表...
嘉庆元年(1796),迁左都御史,授军机大臣,转兵部尚书,调吏部、户部尚书。卒于官,谥文恪。其学识渊博,历乾、嘉两朝,工诗文,善书法。初以文学受知,历充四库全书馆、三通馆副总裁,续编《石渠宝笈》、《秘殿珠林》,校勘太学《石经》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开始建造其别墅,历时13年后建成,...
5. 吴兴堂号源自东汉至隋代,沈姓名多出自吴兴,成为沈姓后人的堂号。6. 梦溪堂号来自宋朝的沈括,他在多个领域有卓越贡献,并著有《梦溪笔谈》。7. 三善堂号纪念南宋兵部尚书沈度,他以善政著称,被誉为“三善”。8. 六礼堂号源自唐代沈佺期对《礼记》中“六礼”的注释。9. 寺范堂号特指江苏...
指挥同知脱纲、王瑛,都指挥佥事沈辚、崔源都得到赠恤。六月晋升为兵部尚书,镇守如故。不久,皇上命他考察福建众官,于是留下镇守。福州、建宁二府,以前有冶炼矿银,因盗寇扰乱停止。朝廷议论再开,孙原贞坚持认为不可,于是停止。五年冬,孙原贞上疏道:四方屯军,大体因营缮、转输等事妨碍耕作。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