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年。单位的工资表最少保存两年。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》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。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,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。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。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、时间、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,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。劳动合同法规定,竞业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
法律分析:单位的工资表最少保存24个月, 企业职工工资单和个人所得税存根保存15年。法律依据: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》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。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,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。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。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、时间、...
单位的工资表最少需要保存24个月。具体规定及依据如下:保存期限:根据《工资支付暂行条例》第五条的规定,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、时间、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,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。这意味着单位的工资表最少需要保存24个月。法律依据:上述规定来源于《工资支付暂行条例》第五条,该条...
单位的工资表应保存两年以上。这一要求主要依据于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》中的相关规定,以下是对此规定的详细解读:一、保存期限 根据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》第六条,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、时间、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,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。这意味着,单位需要对其工资表进行妥善保管,至少保...
2. 工资表的保存年限: 工资表作为记录员工薪酬的重要文件,其保存年限并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,但通常建议企业至少保存至员工离职后35年,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查阅或作为法律依据。 具体保存年限还需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、行业规定以及可能的法律诉讼风险等因素。3. 考勤表的保存年限: 考勤表记录了员工的出勤...
事业单位的工资档案保存年限应至少为两年。法律依据:事业单位的工资档案保存年限的法律依据主要是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(1994年版)》第六条。该规定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、时间、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,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。会计档案管理规定:事业单位的工资表作为会计档案的一部分,...
一般来说,40年前的工资表可能较难直接查到,但仍有可能通过一些途径进行查找。一、档案馆查询 可以前往所在地的市级或区级档案馆,尝试查询原参保单位的财务凭证。根据档案管理规定,部分财务凭证可能需要永久保存,或至少保存30年至40年,因此有可能在档案馆中找到40年前的工资表。二、原单位主管局...
1. 财务凭证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。2. 工资表通常与记账凭证一同保存,因此工资表的保管期限与记账凭证相同。3. 国家档案局近期调整了文件材料的定期保管期限,将企业管理类档案和机关文书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统一为10年、30年。4. 在民事案件中,会计档案常作为关键证据,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,但...
另外,根据国家规定,单位必须保存工资条至少五年。但如果你需要追溯到更早的时间,如1990年至2002年,这期间单位是否还保存工资条可能会有所不同。如果你的档案是由职业介绍所保管,你可以尝试联系职业介绍所,了解是否可以获取你的工资条或其他相关文件。总之,虽然有些单位可能会倒闭,但工资条和税单在...
法律分析:对于工资档案要保存多少年,法律是没有明确规定的,而依据档案法规定,劳动争议档案保存期限可少于30年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》 第十九条 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,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。经济、科学、技术、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,可以少于三十年,涉及国家...